专题复习
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复习课件、复习讲义
最近更新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课知识点
第一框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级格局——(美苏争霸);单极格局(美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级化深入发展【尚未完全形成】
阅读更多2020-11-23【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61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九课知识点
第一框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长期剥夺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采用各种手段,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
阅读更多2020-11-21【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4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八课知识点
第一框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1.国际组织的含义:国际组织指的是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
2.国际组织的地位: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3.国际组织的分类
阅读更多2020-11-21【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5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重难点知识分析
必修2重难点知识分析4个
阅读更多2020-11-18【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41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8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难点知识分析
必修1重难点知识分析4个
阅读更多2020-11-18【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66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8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全覆盖
必修1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⑴原始社会:
①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②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③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
新时期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出现,采集转变为生产。
阅读更多2020-11-18【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54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复习知识清单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阅读更多2020-11-09【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2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_______是物质财富的_________,也是价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阅读更多2020-11-09【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9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整理
选择性必修11.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制的产生,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性质、职能
(1)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最重要的要素)
(2)性质: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3)职能:政治统治职能(根本);社会管理职能
3.民主与专政
(1)区别:含义不同
①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力量,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2)联系:相互依存,
阅读更多2020-11-04【选择性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8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知识点复习纲要
一、人类社会发展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谁向前发展。
阅读更多2020-11-04【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63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主观题必备知识
1.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更多2020-11-04【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5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观题必备知识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阅读更多2020-11-04【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2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2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基础知识提纲(2020新修订版)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提纲(2020新修订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阅读更多赵季生2020-10-30【必修2】资源大小:4.69MB下载人气:401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知识提纲(2020新修订版)
一、生产方式概述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
(1)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
阅读更多赵季生2020-10-13【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476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0点
-
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全覆盖
必修4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1.哲学的起源
⑴本义: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⑵产生:
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阅读更多2020-09-13【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6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50点
-
必修3《政治与法治》复习主观题知识总结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做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是什么?
①(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在做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②(宗旨+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3】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9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60点
-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复习课件含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间:1949-1956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6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复习课件含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苦难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绝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9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复习课件含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207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复习课件含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原始社会
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阶段。
2.两个阶段: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民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1】资源大小:206KB下载人气:32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0点
-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干知识体系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识点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
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1】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95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3《政治与法治》知识点归纳(填空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各种政治力量及其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3】资源大小:下载人气:359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50点
-
必修4《哲学与文化》最完整知识梳理
必修4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4.哲学的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4】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18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50点
-
必修3《政治与法治》最完整知识梳理
必修3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原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2)结果: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3】资源大小:下载人气:522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50点
-
必修2《经济与社会》最完整知识梳理
必修2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物质资料生产
⑴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⑵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阅读更多2020-09-12【必修2】资源大小:下载人气:410下载权限:会员需要点数:150点
本栏推荐
猜你喜欢
- 终局之战——考前冲刺最后秘籍:核心知识+细节提醒+典型主观题(必修部分课件共183页)
- 高考一轮复习原创选必2《法律与生活》第二课课件(精讲版共92页)
-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开课课件(共32页含4视频)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原创选必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课课件(优质版共44页)
- 高三二轮复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开课课件(共23页含教学设计)
-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质复习课件共59页)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原创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三课课件(优质版共47页)
- 高考一轮复习原创选必2《法律与生活》第七课课件(精讲版共84页)
-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四课知识点
- 2025届高考二轮议题式复习大单元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1课时《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议题式课件共47页含教学设计2视频)